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个市场却被外资品牌把持。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本土品牌工业机器人与外资品牌相比,竞争力仍有较大差距。2012年,外资品牌占到中国工业机器人单元产品总销量的96%,其中,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ABB四巨头就占到53.8%。在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上,主要的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设备制造厂和下游行业应用这三大块中,国内企业目前主要集中系统集成商,实现下游应用,即通过对国外采购的机器人,为下游客户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实现利润,而产业链上游无核心零部件制造商支撑,关键零部件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外国企业,因此长期限制于人。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内企业在减速器这一机器人关节部位的关键元部件普遍依赖于进口,“减速器是制约国产工业工业机器人成本的重要因素,研究减速器,不仅仅需要好的设备,更需要有好的材料和工艺,材料需要绝对的耐磨,而这些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赶上国外的技术的。”不过目前这一局面正在被打破,,据了解,技术壁垒再加上需求旺盛,国外的工业机器人价格往往并不便宜。国外一个机器人本体的价格平均会比国产的价格高上5万到15万元,根据负载的不同价格略有差别。因此我们现在的优势一个是性价比,还有一个是售后服务,造成了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投资都有兴趣。